中國的足球和籃球職業聯賽商業化都有比較快的推進,但近年來國家隊成績卻有所下降,有人認為這是過度商業化的結果,川淵三郎認為:「關於商業化與比賽成績的問題,我認為商業化不應僅僅體現在球員的薪酬上。我認為中國的足球員缺乏『飢餓精神』,不用非常拚搏,不用想到海外去踢球(打球),在國內也能掙到很好的薪水。當然,這只是我的想像。並不是說薪水高就是件壞事。我在中超足球聯賽成立的時候去中國考察,曾經跟很多人說過,如果亞洲有能夠奪得世界盃冠軍的國家,那首先應該就是中國。這話我說過很多次,這首先是因為中國人口多,人才選擇面非常大,好的苗子非常多,但是要看怎樣將這些人才統籌起來。」
職業隊應以地區為基礎
另外,對於職業俱樂部與所在城市和地區的關聯,川淵三郎有以下見解:「日本J聯賽是扎根於地方,以地區、社區為基礎的,這個理念正不斷深入人心。以曾在五年內四次奪得J聯賽冠軍的川崎前鋒為例,川崎原本是工業區,給人的印象就是『郊外』,污染比較重。原本那裏有一支職業棒球隊,後來也離開了,因此人們普遍認為職業體育很難在川崎生根。但是,川崎政府當時的想法就是無論如何要在川崎建立一個職業球隊。出於這種想法,川崎市政府等各方面都動員起來,設立了一個專門負責川崎前鋒俱樂部的部門。川崎市政府當時認為,這是為了川崎市民而做的一件事,把川崎市和川崎前鋒的發展視作一種雙贏的關係。比如,在川崎市的中小學課堂上,會安排做一些關於川崎前鋒的答題等等,通過這種方式來提高孩子們對川崎前鋒的認知度。」
川淵三郎續稱:「當時川崎前鋒的主場也不在市中心,那麼如何讓更多的觀眾來觀賽?經過調研,他們發現老人喜歡打乒乓球,就在主場附近安排了很多乒乓球桌,通過這種方式來吸引更多的觀眾。同時,川崎前鋒也想了很多辦法來全面支持川崎市提高市民身體素質等等。因此,歷任川崎市長都覺得如果不支持川崎前鋒就是川崎市民的損失,可以說川崎前鋒是俱樂部和地方發展良好結合的一個典型例子。」
球队历史视频及赛前分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