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盃分組賽抽籤,有意見認為除了同組對手的強弱外,身處何組亦可能是決定性的細節,較後組別、愈遲亮相便愈有優勢,惟這說法似乎只是一種迷思,尤其對今屆在季中舉行更加不適用。
上屆冠軍法國在分組賽身處C組,只比揭幕遲兩天登場。再之前兩屆則反映了「優勢」,2014年冠軍德國在倒數第2的G組,遲4天亮相;2010年盟主西班牙更加被抽入最後的H組,是開賽5天後最遲出場的兩隊之一。2006年奪標的意大利在E組,與2002年C組的巴西都是遲了3天亮相。支持這「遲來王者」說法的人認為,多三數天時間對球隊備戰和球員休息有關鍵作用,亦可先觀察各隊虛實、窺探一下當屆的「冷熱寒暑表」。
過去的世界盃都是在歐洲主要聯賽球季結束後舉行,球員經歷漫長比賽和成敗後,的確需要時間調節身心再上征途,多3、4天便是多3、4天,但今屆在11月開賽,球季進行了約3個月,絕大多數球員必定已進入最佳狀態,立即比賽問題不大,而且今屆賽期被壓縮至28天,愈早出場,踢至決賽平均休息時間便更多,反而成為決勝細節。\大公報記者 譚德龍
球队历史视频及赛前分析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