◆採訪: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
1997回歸當天,杜凱琹還只是個呱呱落地不足一年的嬰孩,今日,她已是香港體壇的代表性人物。在前國手張瑞的悉心指導下,香港土生土長的杜凱琹由桀驁不馴的初生之犢成長為奧運獎牌得主。跨越十載的師徒之情,不僅是一個苦盡甘來的成功故事,更是兩地體壇完美合作的最佳見證。
◆採訪:香港文匯報記者 郭正謙
在去年仲夏的東京奧運舞台上,港乒「小花」們勇奪銅牌後相擁而哭的一幕仍然歷歷在目,此後蜂擁而至的訪問和活動,讓杜凱琹經歷了一番「明星級」的體驗,不過她心裏始終明白能有今天的成就,絕非自己一人之功,沒有教練張瑞的付出,「奧運銅牌得主杜凱琹」可能永遠不會出現在各大媒體的頭條。
「內援」退役培育港乒新一代
香港乒乓球素來與內地體壇關係密切。97年前「內援」陳丹蕾及齊寶華撐起香港乒壇半邊天,回歸後港乒從內地得到的支援更是與日俱增,「乒乓孖寶」李靜和高禮澤於雅典奧運為港隊收穫一銀,帖雅娜及張瑞亦在國際賽屢獲殊榮,後來他們紛紛打而優則教,正是有了這班教練的指導,才有了後來港乒「黃金一代」的誕生。
1997年回歸當時,杜凱琹還只是個不足一歲的嬰兒,直至2008年北京奧運,已開始接觸乒乓球的她終於親身感受到內地與香港血濃於水的情誼,一個奧運夢亦逐漸萌芽:「當時無論是在電視上還是在商場裏,都掛滿中國旗,到處都可以看到為國家隊和本港運動員打氣的市民,一股自豪感油然而生,我連上學書包上亦掛着吉祥物『福娃』,心想自己會不會有一天也能和那些運動員一樣呢?」
張瑞靜靜守護 打動任性少女心
到了15歲杜凱琹終於踏上了追逐奧運夢的起點,加入了體院成為全職運動員,而前國家隊球手張瑞則是她的主管教練。杜凱琹坦言這是兩地(師徒)相遇的開始,但不是一拍即合:「張瑞教練很嚴格,要求我每星期要寫三次訓練日記,又要進行兩次長跑,當時的我比較任性有些叛逆,一開始會很抗拒,有一些情緒化的行為。」
要打開一位青春期少女的心扉從來不是易事,張瑞選擇了最花時間,亦是最有效的方法,就是靜靜地陪伴和守護。杜凱琹表示雙方關係漸入佳境的契機是2014年的青奧會:「當時距離青奧開幕尚有半年,我要打很多比賽爭取參賽資格,張瑞教練每天陪着我看錄像,幫我分析每個對手,我練多久她就陪多久,我慢慢意識到嚴格是她對我好的表達方式,在她心目中只有一個念頭,就是幫助我進步。奧運獎牌雖然掛在我的頸上,不過這份榮耀絕對有她一份。」
沒有刻意為之,杜凱琹與張瑞的師徒情只有順其自然,超過十年的相處,讓沒有血緣的她們關係勝似親人。杜凱琹表示:「我們就好像彼此的家人一樣,無論在體院訓練和出外比賽,張瑞教練都會陪着我,老實說見她比見真正的家人還多。」
兩地完美合作 揭港乒壇新一頁
張瑞不僅給予杜凱琹無微不至的照顧,更是她的學習對象,尤其遇上低潮時,張瑞總有辦法讓她重新振作,她教會杜凱琹運動的本質不是勝負而在於堅持。在東京奧運混雙出局後,肩負眾人厚望的杜凱琹賽後臉上盡是失望和淚水,是張瑞告訴她還有團體賽可拚還不是時候放棄,才有了之後的奧運銅牌。杜凱琹表示張瑞總能啟發自己從不同角度思考:「我以前很情緒化,而張瑞教練則是一個很冷靜的人,她教會我每一件事情都要從不同角度去看,要不斷換位思考。」
回歸25年為杜凱琹的茁壯成長提供了合適的土壞,在恩師張瑞的悉心栽培下,香港的「乒乓小花」終在東京奧運上綻放光芒,跨越十載的師徒之情,不僅為香港乒壇翻開歷史新一頁,更是兩地體壇合作的一次完美示範。
球队历史视频及赛前分析: